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要闻 > 文章正文
阅读排行榜
重要信息

我省全维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当前浏览量: 时间: 2021-04-07 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我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部署,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有序衔接、一体推进、提质增效。

一、教育内容有序衔接

健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机制,依托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整合省内外大中小学资源,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心”,促进大中小学协同联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螺旋上升式设计思政课程内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通过大手拉小手,建立“高校+中学+小学”的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和研究机构,着力破解学段间、课程间内容过度重复,学段间衔接性不高,大中小学教师“各管一段”等思政教育痼疾。指导成都市金牛区建立大中小思政工作联盟,建立先行试验区,同步在成都、南充、绵阳等地开展思政课协同建设试点工作。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成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助力构建开放共融“大思政”格局。西南石油大学将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引进中学,通过知识整合、内容重组、学科跨越等多种形式,系统构建基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科学技术、身心健康、艺术审美”五大基础领域的思政课程体系,30余门原本在高校开设的选修课程,经整合重组后,常年在中学开设,深受学生青睐。成都树德中学着眼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邀请西南交大和成都实验小学参与思政课拓展读本编写工作,使拓展读本不仅与中学阶段思政课教材紧密配合,同时向前后两端延伸,做好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有序衔接。

二、教学方式前后贯通

突出教育教学方式一体化,通过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教研合作、集体备课、送课上门等方式,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有效贯通、螺旋式上升的工作机制,促进不同学段相互了解和衔接配合。推动高校与中小学结对,共鉴思政教学经验、共享思政教育资源、共育党建活动品牌,根据中小学校思政课循循善诱生动活泼、高校思政课信息量大理论性强特点,促进双方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依托四川大学建立学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依托西南民族大学建立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基地,发挥高校学科优势辐射中小学,积极开展中学思政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相关基地面向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修150余项,为中小学教师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和指导。要求川内全国和省级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帮扶1-2所相对薄弱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一个市州教育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带动和辐射中小学思政课建设。鼓励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有关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结对,中学与小学结对,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010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甘孜藏族自治州教育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通过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交流活动等方式,切实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探索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路径。

三、课外活动一体推进

将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的延伸,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推进实践育人。积极打造实践金课,以“8秒正能量”“红动1小时”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青马人人说”主题教育、“寻根家风”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等活动载体作用,优化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推动形成大中小学实践育人一体化格局。成都市金牛区建立“思政资源地图”,统筹联盟高校和区域内各级各类平台、场馆、活动等思政教育资源,加大学校、家庭、社会思政教育资源整合力度,通过开发校内资源、引进校外资源、合作链接资源等路径,把散状分布在各学校、各学段、社会各方面的思政资源整合集成系统化的育人资源网,依托“思政资源地图”,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西南石油大学深入推进校地合作,与所在地中学构建“校际联盟协作体”,大学教师代表定期前往中学开展校园科技周等科普活动,组织大学生到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学定期组织师生到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钻井平台、“石油魂”雕塑等文化景观参观研学。利用建党一百周年契机,在全省范围组织各学段学校一体化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提升思政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