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要闻 > 文章正文
阅读排行榜
重要信息

教育公平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70年改革奋进的四川农村教育

当前浏览量: 时间: 2019-10-08 来源: 《教育导报》

西部是高原山川雄踞,东部是平原丘陵交错,蜀山耸峙、川江奔流。四川地形,就像是“缩小版”的中国地形。

四川教育也是全国教育的缩影。这里既有可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肩的成都平原教育,又有发展相对滞后的盆周贫困山区教育、农村教育,还有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等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

“一个都不能少!”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省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补短板、保公平、促均衡”,从基本扫除文盲,让人民获得尊严;到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到构建多元农村教育体系,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一幅“学有所教、学有良教”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激发走出蒙昧的“原动力”

过去,大小凉山彝区长期盛行“读书无用论”,当地不少群众认为“睡石头也是一天,睡席梦思也是一天”,不需要费劲送孩子读书。可在雷波县唐家山村,有一户叫吉合的人家格外与众不同:三代人重视教育,“接力”送孩子读书。

如今,吉合一家走出了中学教师、种养殖大户,他们的改变,影响了整个村庄,越来越多人开始懂得:“不管哪个民族,都需要科学和文化。”

吉合一家的命运,与四川教育70年发展历程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千千万万从旧社会走出来的普通彝族家庭,通过教育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通过科学和文化改变了命运。

新中国成立前后,四川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的农村,文盲率高达90%以上。上世纪50年代初期,四川开始结合时事政治教育,对工人、农民进行识字教育,到1957年底,参加扫盲识字学习的工人、农民达1148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将扫除文盲与科学普及相结合,促进农村扫盲工作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全省累计扫除文盲1745万人,有173个县(区)达到基本扫除文盲标准,改变了1949年以前“十有九盲”的落后状态。

“70年来,四川采用‘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从全民动员扫盲,到全民动员抓适龄儿童入学,普及初等教育,让文盲一词在四川历史上画上了句号。”四川省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会长赵家骥认为,扫除文盲是新中国四川农村教育的“第一座丰碑”。

新时代,赋予四川教育新使命。

前些年,金阳县天地坝镇包谷山村村支书石一牛日有个心愿:希望能在村里办个幼教点。为这事,他三番五次跟金阳县教育局协商,甚至愿意将村支部活动室改作办学场所。可由于缺师资和设施设备,他的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可眼下,作为全县“一村一幼”幼教点之一,包谷山村的50多名彝族孩子,走进了由村支部活动室改成的幼教点,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让学生学好普通话,是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第一关”。

2015年8月,四川省在大小凉山彝区创新性地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建制村为单位,一个村设立一个幼教点,组织开展以双语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

到2017年,“一村一幼”计划支持范围由彝区13县扩展到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的51个县(市),实现了村级学前教育全覆盖,3至6周岁的幼儿都可就近在本村或邻村接受学前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幼儿养成了好习惯、过了“语言关”,开启了更加光明的未来。如今,四川农村、民族地区的孩子上学越来越幸福。2016年春季学期起,我省民族自治地区51个县全部实现15

年免费教育,学前教育“一村一幼”计划实施,保教费减免;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困难寄宿学生享受生活补助,营养午餐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免学费和教科书费,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中职学生全部免学费,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四川教育的庄严承诺。

从“基本投入的公平”到更加“优质和均衡”

最近,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大溪小学六年级1班学生陶宏金格外开心。他通过细致观察,又咨询了“搜老师”,探索出“睡莲花为什么白天开放晚上又合上”的成因,被评为学校的“百问小博士”。

大溪小学是一所边远村小,70多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由于条件限制,学校长期与外界沟通不便,教学方式也相对单一,教师上课缺乏动力,学生学习缺少热情。

“自从学校来了‘搜老师’,我每天都会收集问题,试着通过它解答问题。”陶宏金所说的“搜老师”,是纳溪区落实用足、用好信息化设备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纳溪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起,纳溪区试点铺开了“搜老师”工程,为薄弱学校教室安装1至3台壁挂式电脑一体机,上课期间全时段向学生开放,激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四川通过信息化设备和技术,促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通过便捷高效的互联网,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已经是四川农村教育的常态。这样的成就,凝聚着70年来不懈的追求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教育面对的是旧社会留下的“烂摊子”,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广大农村学校几乎是清一色的“黑房子”、“土台子”。

上世纪80年代,四川加快推进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提出了“一无两有”的要求,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到1990年,全省中学校危房面积下降到校舍总面积的0 .55%,了却了百年忧患。

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教育。近年来,四川不断加强公费师范生培养,通过招聘“特岗计划”教师、签约公费师范生,待遇、培训不断向农村倾斜,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驱动了我省教育扶贫的“主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按照“保基本、兜网底”“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全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进行“全面改薄”,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240多亿元,用于实施“改薄项目”“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项目,为四川教育“由大向强”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四川教育不断实现“里程碑”式跨越。2011年,四川全面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2018年,四川省共有165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按规划实现了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截至目前,四川在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毛入学(园)率分别达99 .92%、99 .64%、92 .71%,基础教育规模居西部第一。

70年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从“基本投入的公平”到更加“优质和均衡”,四川省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变,从教育中找到了走出贫困、向上发展的不竭动力。

内涵式发展,迈向新征程

从组建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实现抱团发展,到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创设“校园中的家庭文化”,再到“教会孩子生活”成为重要的办学目标。……

近年来,位于秦巴山深处的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不断探索新时代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

这一“典型”绝非偶然,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时代信息。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人口出现迁徙流动,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乡村空、乡村弱、城镇挤”现象突出。乡村学校成为“鸡肋”,撤之不能,办之难以为继。

以广元市为例,广元所辖区县全是连片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是广元教育的主体。据广元市教育局统计,目前,广元市200多所小微学校的12300余名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贫困家庭子女。

办好贫困学生家门口农村学校,既是教育扶贫的客观需要,更是保障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

为了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广元市2017年提出实施教育扶贫“四好四不让”工程,把“举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不让一所学校因弱而消失”放在首要位置,不仅在学校运行经费上给予保障,同时从政策上支持农村学校朝“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中,孕育出一大批像范家小学一样的优质农村学校,不仅是探路农村教育改革的“排头兵”,更是四川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内涵发展跨越的生动案例。

回顾70年发展历程,从着力补齐短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到实现教育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加多元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四川教育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天,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教育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评价标准都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更加紧迫地面临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化、对象群体多元化、社会需求多样化、全民学习终身化、发展环境国际化等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

四川教育迫切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力推进教育强省战略,更好适应时代变化,回应民众期盼。

“两自一包”“9+3”免费职业教育、“一村一幼”“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近年来,一批批生动鲜活的实践和探索,为全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贡献四川智慧和经验。

未来,四川将从制约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破冰”,到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力”,再到重要领域创新举措的次第展开,让“人人有书读”全面得到保障,“人人愿读书”氛围更加浓厚,“人人上好学”逐步变成现实。

(鲁 磊)